近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業生產資料與棉麻局二級巡視員、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副會長樊慧群接受央視采訪。本采訪于3月1日早在央視朝聞天下欄目播出。
視頻原文:
春耕時節正是農資供應的旺季。根據中國農資流通協會最新發布,2月28日中國
化肥批發價格綜合指數(CFCI)為3120.59點,出現季節性上漲。
化肥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來應對呢?我們一起來看。
從成本看,
化肥生產原材料漲價明顯。磷肥受磷礦石、硫磺、合成氨等原料成本上漲影響,價格還在上漲。鉀肥方面,我國鉀肥進口企業最近與加拿大鉀肥公司敲定年度進口供應合同,鉀肥到岸價為每噸590美元,同比漲幅達139%。這個合同價格公布后,市場觀望情緒增強,對國內市場帶來挺價心態。其次是國際
化肥價格上漲拉動國內
化肥市場價格上揚。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業生產資料與棉麻局二級巡視員、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副會長 樊慧群:積極承擔做好國家
化肥商業儲備任務,將按照國家主管部門的要求,適時足量投放儲備
化肥,穩定農資市場,防止
化肥價格過快上漲。
針對
化肥市場的實際狀況,國家發改委等十二個部門在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中要求,做好
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保供穩價。從去年10月份開始到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持續通過低價競拍方式組織鉀肥儲備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