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管, 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按照《2021年兵團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安排部署, 202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對兵團農資市場經營門店以及養殖場(戶)
農藥、肥料、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開展了質量監督抽查工作。 其中關于肥料方面的情況如下:
本次抽查在兵團轄區內流通領域進行, 共抽取復混肥料(復合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農業用硫酸鉀、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尿素、 有機肥料、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樣品201批次, 合格166批次,不合格35批次。 不合格項目及原因分析如下:
1.氯離子。產品中氯離子不合格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 原料中使用了氯化鉀,但未在包裝上標明氯離子的含量, 按照國家標準(小于等于3%)判定, 氯離子含量檢測超標。 二是 在配肥或者添加氯化鉀時不準確導致氯離子超標。
2.大量元素/總養分、總氮含量、磷含量和氧化鉀含量。大量元素/總養分是指總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含量之和, 以質量百分數計,是肥料的重要指標。 因此總氮、磷含量和氧化鉀含量任何一種元素不合格都是導致大量元素/總養分不合格的原因。 原料質量不達標、生產工藝控制不嚴、投料比例不準確或者沒有進行產品質量檢驗控制、 未進行出廠檢驗或出廠檢驗不嚴格等都可能導致肥料質量不合格。
3.中量元素。中量元素對植物、作物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生理作用, 營養元素的平衡供應對作物增產具有重要意義。 生產企業在生產時未添加中量元素, 或者在大批量生產時不能精準控制中量元素的添加量, 以及未嚴格進行出廠成品檢驗等都可能導致中量元素技術指標不合格。
4.游離酸。生產過程中液氨反應量不足、母液酸度調節不當、以及洗滌用水量不足等都可能造成游離酸出現質量問題。
5.腐植酸。造成腐植酸出現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腐植酸的檢測過程較為復雜,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實驗條件和人員配置, 以至于對此項目不進行出廠檢驗, 對產品質量無法控制。
整改意見
。ㄒ唬┮婪ú樘庍`法經營單位。各師市農業農村局要對監督抽查發現的不合格農資產品進行認真核查, 督促經營者立即停止銷售有問題產品, 并按照銷售臺賬收回已銷售產品。 聯合市場監督部門,依法查處違規經營單位, 情節嚴重的要依法吊銷(或不予核發)經營許可證; 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嚴格追查假劣產品來源,對涉嫌違法生產企業、經營單位要一查到底。 本次抽樣檢測中發現經營假劣農資的經營單位有41家, 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強日常執法檢查, 發現問題依法處理。
。ǘ﹪栏褶r資審批管理。各師市農業農村局要依法加強
農藥、肥料、獸藥經營許可的審核與審批工作, 在堅持評審標準不放松、保障產品質量不下降的前提下, 對生態綠色優質高效的農資產品減材料、減程序、減時限, 加快審批進程,對不符合產業政策、技術落后、抽檢問題較多的農資企業和產品, 依法不予登記和續展,推動兵團農資行業向綠色高質量轉型升級。
。ㄈ┘哟笮麄饕龑ЯΧ。繼續加強《
農藥管理條例》 《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 《肥料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培訓, 切實提高
農藥經營者和使用者的法律意識。 結合農資打假、放心農資下團進連等活動, 創新工作方式,廣泛開展農資識假辨假、科學用藥宣傳教育。 同時,暢通舉報電話、網絡舉報信箱等渠道, 鼓勵職工群眾對假劣線索監督舉報。
2021年肥料監督抽查質量不合格產品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