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是農業生產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糧食產量提高和農業發展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
化肥的增產能力受報酬遞減規律的制約,在農業生產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農業生產階段盲目施肥現象比較嚴重,造成糧食產量下降、土壤板結、農業面源污染等現象。
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是在穩定農作物產量的情況下,采用科學的方式,改進施肥方法、耕作時間安排、
化肥技術創新、新
化肥研究和生產等實現
化肥減量增效、提高施肥產出比的目的。
2022年,尋甸縣農業農村局在聯合鄉開展馬鈴薯有機肥替代部分
化肥減量增效田間試驗工作,選定北河村委會阿樂樹村小組作為試驗點。3月9日上午,縣農業農村局土壤肥料工作站到現場開展試驗指導。
本次通過田間小區試驗,確定有機肥替代
化肥比例,探索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有機無機肥配施技術模式,減少
化肥施用量。試驗設空白對照、推薦施肥 1500公斤有機肥、推薦施肥 2000公斤有機肥、推薦施肥減10000公斤有機肥、推薦施肥減20000公斤有機肥等5個處理,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共計15個小區,小區面積20.16平方米,小區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四周設置保護行,區組內土壤肥力、地形等條件保持相對一致。每小區7個單行,行距0.6米,株距0.3米,每塘下一粒種,每個單行16 塘,每個小區112 塘,3704塘/畝。
通過試驗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將為進一步科學、合理應用有機肥,促進馬鈴薯的生長發育提供可靠依據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