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質量完成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配方肥推廣閉環管理典型模式》,“兩制”牽引,“四端”發力的“溫嶺模式”成為全省7個典型模式之一,在全省得到推廣學習。
溫嶺市堅持以“肥藥兩制”為抓手,以政策端、產品端、供給端、使用端“四端”并重為突破,組織保障和分級獎補資金,兼顧技術支撐和需求保障,要求實名銷售、檔案記錄、規范經營、平衡肥去庫存,各級農技人員結對指導配方肥購買、生產檔案記錄,最終實現平衡肥退市、配方肥入戶和臺賬資料閉環。
組織保障“政策端”。成立
化肥農藥減量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主要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建立專班化運作,全流程限時管理,重塑配方肥推廣工作運行機制。出臺財政激勵政策,對購買施用主推配方肥的農戶補貼500元/噸;對落實配方肥替代平衡肥的農資店實施連環激勵政策,獎勵推廣補貼配方肥20元/噸;啟動“肥藥兩制”A級示范店創建活動,對前60名評定為A級、AA級和AAA級示范店分別獎勵每家1000元、2000元、3000元;對全年補貼配方肥銷售量前6名的農資經銷店獎勵3萬元、2萬元、1萬元。
科學謀劃“產品端”。采取多維度探索、多層級聯動、多元化參與,結合當地土壤特點和市場需求,會同供銷部門聯合發布符合溫嶺實際的主要農作物配方肥推薦目錄、主售配方和享受補貼的主推配方,并以23個、12個、2個呈遞減的層次分布構成配方肥推廣的產品端。
細致打磨“供給端”。實施大排查清底數,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溝通,實現涉農資經營的執照登記信息數據共享,定期更新肥藥經營主體監管名錄。實施店劃片人盯人,將全市農資經營主體按區域劃分管理單元,由專人對應負責,每天通過系統平臺核算,并以一周為間隔,連續3次現場核查農資店
化肥農藥產品銷售實名記錄、試點生產記錄等。實施分類動態管理,將農資店分為“需鞏固、需提升、需關注、需關!彼拇箢愡M行動態管理,督促落實農資銷售領域“規范經營承諾、停止購入平衡肥承諾”2項承諾。
結對指導“使用端”。實行市鎮兩級64名技術人員結對幫扶制度,重點開展配方肥購買、施用指導及規模生產主體應用落地和數據歸集,指導農戶將農事操作記錄“筆筆”納入數字化管理范疇,生產記錄、銷售記錄、種植面積等之間相互印證,形成全流程閉環臺賬。